一、指令定位
2014/68/EU俗称PED,是欧盟针对承压设备安全与贸易便利的“母法”。它取代了1997版指令,自2016年7月起全面生效,其核心使命是:用统一的评估逻辑取代各国差异条款,让安全门槛成为“共同语言”。任何设计压力超过0.5 bar的设备,只要计划在欧盟经济区销售,就必须通过PED合规流程。
二、产品边界
“承压设备”并不仅指罐子与管子,而是四大族群的集合:
压力容器——任何带压储存或反应空间;
压力管道——串联输送承压介质的管线;
安全附件——防超压、超温的最后防线(安全阀、爆破片等);
承压附件——在正常工况下也承受压力的部件(阀门、膨胀节、仪表壳体等)。
成套设备若含上述任一单元,同样落入监管。
三、风险分级模型
PED把设备按“潜在伤害”切成四个等级(Ⅰ→Ⅳ),等级越高,监管越深。判定逻辑可简化为“三把尺子”:
· 介质危险度——第1组(易燃、易爆、有毒、氧化性)与第2组(其余);
· 压力-容积乘积(容器/锅炉)或压力-直径乘积(管道);
· 设备类型系数——锅炉、储罐、阀门、安全附件各有权重。
企业只需按附录Ⅱ的表格交叉定位,即可快速锁定等级。
四、合规路径
等级决定“谁来盖章”:
· Ⅰ级:制造商自我声明;
· Ⅱ级:公告机构抽检样品或审核生产控制;
· Ⅲ级:公告机构介入设计验证+逐台或批次检验;
· Ⅳ级:公告机构几乎全程在场,包括质量体系、设计、逐台试验。
常见模块组合:B+F、B+D、G、H1等,企业可按交货周期与成本权衡。
五、技术档案清单
风险评估——FMEA、HAZOP或What-if;
设计计算——壁厚、开孔补强、疲劳、蠕变;
材料护照——熔炼号、机械性能、冲击、晶间腐蚀;
工艺与检验——WPS/PQR、NDT报告、压力试验记录;
使用说明书——含极限工况、维护周期、报废准则。
所有文件需以欧盟官方语言之一呈现,并保存10年。
六、现场节点
公告机构通常锁定三道闸门:
· 焊接工艺评定——确认WPS覆盖母材与厚度;
· 无损检测——射线、超声、渗透或磁粉;
· 最终压力试验——1.43×设计压力水压或1.15×气压(需风险评估)。
任何返修必须重新获得见证签字。
七、CE标识与DoC
通过评估后,制造商在铭牌刻印:CE符号、公告机构编号、PS、V/ DN、流体组别、制造年份。随后签署《欧盟符合性声明》(DoC),产品方可清关。注意:DoC签署不是终点,市场抽检、事故通报、缺陷召回贯穿整个生命周期。
简言之,PED不是“一纸证书”,而是一套把风险前置到设计阶段、把责任贯穿到使用阶段的管理系统。越早理解这套语言,越能把合规成本转化为竞争优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