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目的
通过模拟运输、安装或使用中的机械振动,提前发现焊点断裂、结构松动、器件接触不良等隐患,从而优化包装、固定方式及产品设计。
2 适用对象
• 汽车:发动机支架、ECU、车灯、传感器
• 电子:手机主板、服务器硬盘、电源模块
• 军工:无人机飞控、导弹导引头
• 家电:洗衣机电机、冰箱压缩机
• 物流:纸箱、托盘、集装箱整柜
3 试验类型
A 正弦(Sine)
‑ 扫频或定频,用于共振点识别与疲劳寿命推算。
B 随机(Random)
‑ 模拟真实路况或机载环境,功率谱密度(PSD)控制。
C 冲击(Shock)
‑ 半正弦、梯形或后峰锯齿波,验证瞬间跌落或碰撞。
D 混合(Sine-on-Random、RSTD)
‑ 叠加冲击脉冲,再现复杂工况。
4 关键参数
• 频率范围:5 Hz–2 kHz(汽车常用 10–500 Hz)
• 加速度:0.5 g–50 g(随机 RMS)
• 持续时间:10 min–8 h/轴向,或 3×10^6 次循环
• 轴向:X、Y、Z 三向独立;包装件需 6 面 3 角 1 棱跌落补充。
5 主流标准
IEC 60068-2-6(正弦)
IEC 60068-2-64(随机)
MIL-STD-810H(Method 514)
ISTA 3A/3E(运输包装)
GB/T 2423.10 与 GB/T 4857.7(国标)
6 失效判据
• 外观:裂纹、掉漆、螺丝松动
• 性能:功能漂移、接触电阻变化>20 %
• 结构:焊缝裂纹长度>2 mm
• 包装:内衬塌陷、产品位移>6 mm
7 通过建议
设计:避免共振区,增加阻尼胶垫;
工艺:回流焊后 AOI+ICT 复检;
包装:EPS/EPP 缓冲、蜂窝纸板护角;
验证:先用扫频找共振,再以随机谱放大 1.5 倍做加速寿命。
总结
震动测试把“路途颠簸”量化成可重复的加速度曲线,提前暴露松动与裂纹;选对标准、谱形与持续时间,就能把售后故障留在实验室,而非客户手中。